Logo
Logo Logo

AI赋能 数学与我同行——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通州场)交流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3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等文件精神,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构建面向全体的发现培养机制,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通州场)交流会于5月27日在运河中学举办。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作为指导单位,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通州区教育委员会、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通州分院主办,运河中学、运河中学东校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台湖学校承办。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馆长、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施光海,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运河中学校长李卫东、教学副校长徐宝刚,中心(分院)第一党支部书记梁刚、高中部主任石杨、高中部数学研修员张力老师,运河中学附属小学主任张立新出席会议。

    领导致辞

    运河中学校长李卫东致欢迎辞。李校长指出数学节的举办会持续推动运河中学教育集团数学学科建设和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深化和认知。希望同学们通过本届数学节搭建的桥梁,在数学的海洋中积极探索实践,用智慧之眼洞察数学规律,用思维之刃挑战未知世界,亲身感受数学学科之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代表发言

    运河中学高一10班曲亦菲和高一3班王梓桐同学对本届数学节交流会的LOGO和吉祥物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体现了整个过程中的设计灵感与心路历程。初一3班李伊涵、王子菡,高一6班李鸿宇,初二4班于九晗同学聚焦数学家生平事迹,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传递《数海穹顶的执炬者》对真理的探究精神。初一年级何佳宜、刘雨轩,初二年级刘逊宇、魏宣怡等同学通过话剧的形式,表现出数学家们不断突破自我,探索未知领域追求真理的决心。高一5班董梓岐、刘子伯两位同学沿着数学家所走的路,发挥数学建模的作用,尝试运用数学建模对食堂资源配置和校园垃圾投放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领导讲话

    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对运河中学教育集团对本次数学节交流会的统筹策划表示感谢,并对师生提出期望:运用AI赋能,以逻辑思维、逆向思维找到数学的万能钥匙,开启数学学习的大门,感受数学之力,体会数学之美,探寻数学之趣,培养创新之才,为祖国做出贡献。

    主会场第二阶段,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馆长、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施光海,为中学生做题为《地球 珠宝》的专题讲座。

    教师展示课板块为不同学段、不同校区的三节数学创意课,展现了小初阶段数学与AI应用相结合的创新教学实践。

    数学创意乐园超市分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展示区、台湖学校展示区、运河中学展示区三个区域,呈现了中小学生数学探究、数学应用等领域的新想法、新探索。

    分会场在运河中学东校区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李永乐老师进行专家引领,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参与中华世纪坛数学实验室六大系统模块数学体验活动。

    2025年6月,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通州场)系列活动将接续启幕,全方位展现区域教育的独特魅力与蓬勃生机。通州区将以此为契机,稳步前行,通过更科学的规划、更有力的举措,全力推动数学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区域教育事业注入持久动能,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具有通州特色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培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