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文件精神,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促进区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2025年5月30日,基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项目启动会在中心(分院)举办。
全国高效课堂交流协作网理事长、原北京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于新北,中心(分院)党委书记、院长孙翠松、副院长张会清、第四党支部书记李凯、第五党支部书记徐静,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副校长刘凯出席会议,合作学习项目校负责人及种子教师、合作学习项目兼职研修员,通州区中小学教学干部,中心(分院)相关研修员现场参会。会议由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研修员李建新老师主持。 会议对项目进行了整体介绍。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研修员席蓉老师从项目背景、项目目标等七个方面,对项目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研修员徐小艳老师重点从每月、每学期、每个任期的具体任务,详细介绍项目兼职研修员的工作职责。
中心(分院)第五党支部书记徐静为兼职研修员与种子教师代表颁发师徒结对聘书。
中心(分院)党委书记、院长孙翠松以《建设“学为中心”的通州优质课堂》为题,分享了对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未来期望。孙院长指出,一节好课需要关注学习的情感体验、学习时间的长度、学习的结果收获,实现好的教学设计与好的组织流程相结合。孙院长强调优秀的教师要做到胸中有道、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探索出教育教学的新标准、新评价、新场域、新范式。
全国高效课堂交流协作网理事长、原北京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于新北从理念层面,为参会的干部教师做题为《问题引领小组管理提质增效》的培训。于新北专家从合作学习1.0到4.0不同阶段的表现入手,介绍了小组合作如何操作与实施。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副校长刘凯从实践层面,带来《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与反思》为题的培训。刘校长结合具体案例,从科学组建合作小组、优化课堂合作环节、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基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项目的正式启动,是继通优课等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有力行动。未来通州区将继续扎根课前、课中、课后,以合作学习理念引领备课、选课、推课、研课,打造出区域学为中心的优质课堂,建构出区域学为中心的共同体,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