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Logo

课标主题下跨学科学习项目启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23

为了深入贯彻《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中“探索跨学科特色课程建设模式、实施路径与策略”规划,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2025年6月11日,中心(分院)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召开了“课标主题下的跨学科学习”项目启动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王凯,通州区教委小教科张兆昌老师,中心(分院)党委书记、院长孙翠松,第四党支部书记李凯,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陈金香等专家领导参加启动会。通州区16所项目校负责人、团队核心骨干教师,以及全区中小学课程干部等100余人参加启动会。活动由课程部研修员苗绮云老师主持。

    一、课例展示与说课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龚萍、王鑫两位老师,立足语文“思辨性阅读任务群”,分别执教《自相矛盾》《两小儿辩日》现场课。同时,以“思维穿越时空”“科学发现源于思考”为主题,进行了跨学科设计说课。

    二、开幕致辞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陈金香致开幕词,指出锚定跨学科方向,以素养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以“发现问题—整合知识—创新实践”为方式,在情境中成为学习者。关注学生情感与精神的培养,在实践创新中探索课程育人路径,培养多元之才。

    三、跨学科典型案例交流

    临河里小学洪晶老师、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张玉海老师,分别以《读行湿地 自然生长》《致敬漕运功臣郭守敬》为主题,按照跨学科学习“七步法”进行跨学科主题说课展示。

    四、方案解读

    课程部研修员王洪霞老师解读了《课标主题下跨学科学习项目方案》。从项目研究背景分析、发展目标、工作机制、实施路径四个方面进行解读。下一步将带领实验校,遵从“源于课标、基于教材、育于地缘、成于校本”的建设原则,构建“1+X”纵向学科跨越结构,创建“主题+”跨学科模型,研制跨学科学习评价工具。

    五、专家点评与培训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王凯肯定了通州以区域整体推进跨学科学习的价值,认为“课标主题下的跨学科项目”具有三大意义:落实课程改革政策,响应五育融合政策需求,提高教育质量重要途径。肯定通州区源于课标主题、基于教材、结合地缘文化的跨学科设计思路。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厘清学科与跨学科的关系,用课标、教材与学校培养目标统领跨学科课程。第二,聚焦跨学科主题的关联性、层级性、持续性的问题,实现跨学科案例的体系化。第三,探索跨学科突破学科边界后,如何深化、反哺学科发展,形成《跨学科质量手册》。

    六、总结讲话

    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作总结发言,指出跨学科学习促进育人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要在组织实施中抓住核心问题进行破解,抓住主题范畴,进行主题序列构建、课程整体规划。同时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研修,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在生发与提炼成果的同时,激发教师成长、学生成长、课堂质量的活力。

    “课标主题下的跨学科学习项目”是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今后将继续以跨学科素养为引领,为国家课程的落地,提供典型范例和实践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