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要求,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9月6日,由通州区教委、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主办的“锚定方向・精准施策・协同赋能・聚力提质——2026届初高三复习备考研讨会”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初高三毕业年级复习备考核心任务,科学规划了2026届初高三备考路径,为构建高效备考体系、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继上午主会场活动结束后,下午初高中14个分会场并行展开。分会场聚焦学科关键问题,通过“沙龙研讨+专家讲座”的形式,共探高效备考新路径。全区初高中研修员、初高三教师及学科备考团队成员现场参与本次活动。
初中语文分会场活动由初中语文研修员郭丽净老师主持。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专家张晓毓老师以及全体初三语文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玉桥中学高春杰老师、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校区张莉老师、潞河中学李倩玉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谢宝琴老师、潞河中学于家务校区张萌老师就语文学科备考中的“教材整合”与“写作教学”两个关键问题进行沙龙研讨。五位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了实用策略与创新方法,为初三教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教学范例。
第二个阶段由张晓毓老师做点评及题为《教学评视域下中考阅读备考建议》的专题讲座。张老师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结合多年教学研究与命题分析经验,从“用好基础知识、强化文体阅读意识、提高文本阅读能力、复习内容的进阶性”四个维度系统构建中考阅读备考的科学框架,为初三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复习备考规划提供了清晰路径,极具前瞻性与实操性。

初中数学学科分会场活动由初三数学学科研修员吴颖老师主持。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教授顿继安以及全体初三数学学科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研修员吴颖老师与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的马丽娟老师、玉桥中学的李景艳老师、潞河中学的王得勇老师、北京市第五中学通州校区的刘莉老师共同参与。五位教师结合问卷调研情况,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研讨: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深度落实;如何高效开展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以及如何提升备课组活动实效,强化团队教研合力。精准对接教学困惑,直击学科关键问题,切实给予老师们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建议。
第二阶段,顿教授对沙龙活动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分享的实践经验,做题为《融于课堂的形成性评价》的专题讲座。顿教授从终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到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三个角度阐释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内涵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倡导教师们在素养导向的教学中要落实责任、理解学考、理解教学、理解学生。

初中英语分会场活动由初中英语研修员马力老师主持。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蒋京丽老师以及全体初三英语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英语研修员与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安宁老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连晓荣老师、通州区第二中学宁帅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周宏老师、马驹桥学校陈颖老师和次渠中学杜金茹老师围绕《聚焦学考关键问题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深入的沙龙研讨。研讨中,教师们聚焦教学关键问题,研讨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课标要求,为初三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第二个阶段由蒋老师做点评及题为《基于语篇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专题讲座。蒋老师对教师们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讲座中结合课标要求,从What, Why, How三个层面指导教师思考基于语篇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意义和策略。鼓励教师从“精选素材、综合运用和资源拓展”等方面开发教材资源,以语篇为依托开展词汇、语法和写作教学,为在初三课堂教学中提升学习能力指明了方向。

初中物理学科分会场活动由初中物理学科研修员白晓豫老师主持。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专家秦晓文老师以及全体初三物理学科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物理学科研修员白晓豫老师与潞河中学张卓老师、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王妍老师、运河中学东校区岳林松老师、大杜社中学付彬老师、运河中学可雪晴老师围绕《向“基础”要质量,以“培优”谋发展》进行深入的沙龙研讨。
第二个阶段由秦老师做点评及题为《当前学考形势下的初三物理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秦老师围绕着“基础”和“培优”两大主题展开深入讲解。秦老师结合当前学考形势,强调夯实基础是提升整体素养的关键,同时系统梳理了教学的核心知识与常见问题,并对如何突破优生发展瓶颈的问题,提供了清晰可行的解决思路与具体实施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分会场活动由初中学科研修员李红梅老师主持。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专家金利老师以及全体初三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道德与法治学科研修员李红梅老师与运河中学东校区李荣老师、北京市育才中学通州分校李艳蕊老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李帅老师和大杜社中学郭娇娇老师围绕《研究开卷考试,从学考改革看“教”“考”同轨》进行深入的研讨,分享了针对不同学情的备考策略。
第二个阶段由金老师做点评及题为《从开卷考试,析学考背景下的教与学》的专题讲座。金老师分析了2025年北京试题的立意与特点,并对2026年教学与备考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等建议。整场活动节奏紧凑、内容务实,教师们表示收获了适合不同学情的备考“干货”,明确了教学方向,为后续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助力学生高效备考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中语文学科分会场活动由高中语文研修员陈鹏老师主持。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周京昱以及全体高三语文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陈老师和全体教师围绕《教考衔接视域下文言文阅读进阶路径》进行深入的沙龙研讨。
第二个阶段由周老师做题为《语文高考教学的有用与有效》的讲座。周老师同老师们分享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指出高分稀缺现象的存在并分析了成因,建议老师们在教研与考研中从“教学与考试”“高校与基教”“学科与通识” “素养与记忆”“素人与专人” “群研与自修”等方面多去尝试。周老师结合典型题例,从命题端对“语言建构”和“情境创设”做指导,强调高三语文教学要“重语言”“设情境”“重实用”“重综合”。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校长全斌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并做了总结发言。

高中数学分会场活动由高中数学研修员张力老师主持。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数学教研员孙秀平、通州区高中数学研修员王辉、姜珊以及全体高三数学教师参与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由高中数学研修员张力老师与潞河中学刘进老师、人大附中通州校区鞠宏伟老师围绕《夯实“四基”培养思维,赋能精准备考》进行深入的沙龙研讨。
第二个阶段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数学教研员孙秀平老师做点评及题为《精心研究 科学备考》的专题讲座。孙老师强调高三教学要注重知识的再认识、试卷讲评和难度的控制。通过经典例题分析,提出“能力=知识+策略+心理”的备考理念,并分享“学会自检、瞻前顾后、执果索因”的解题方法。

高中英语学科分会场活动由高中英语学科研修员邢国锋老师主持,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室主任关媛老师受邀给全体高三英语教师做专题培训。
第一个阶段由关老师做了题为《高考测评方向对高考复习的启发》的专题讲座。关老师以高考真题入手,站在学生视角总结问题,再从教师视角给予建议。第二个阶段基于前期对教学需求的调研情况,几位教师代表和关老师围绕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开展了沙龙研讨。
关老师的倾囊相助,既有高站位引领,又有低重心实践,给高三英语教师未来的教学带来的新的思考和启发。

高中物理分会场活动由高中物理研修员陈振老师主持。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中物理教研员张玉峰老师以及全体高三物理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的张海龙老师、永乐店中学的关正兵老师和潞河中学的陈昱英老师围绕《聚焦必备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进行深入的研讨。三位老师分别从试题研究、备考反思、尖子生培养三个方面开展分享交流。
第二个阶段由张玉峰老师做点评及题为《追寻确定性:北京物理等级考复习策略建议》的专题讲座。张老师在充分肯定三位老师分享内容的基础上,从创新统领目标、学习驱动学习、以情境分析为本、以诊断提升效率和以结构化促发展等五个方面对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中化学分会场活动由高中化学研修员尹佐老师主持。北京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评价组专家富瑶老师、通州区高中化学研修员杨艳华老师和王姝玮老师以及全体高三化学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富老师做题为《透过化学等级考试题看如何提升高三复习的有效性》的专题讲座。富老师通过对近些年来北京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试题深入浅出地分析解读,使广大教师认识到高三复习要注意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针对学情开展形式多样的练习,才能提升有效性。富老师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案例示范。
第二个阶段由富老师与参会老师们围绕《从学科关键问题谈提升高三复习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沙龙研讨。富老师认真解答了老师们提出的复习相关的问题,谈了对学科关键问题的认识,希望广大教师通过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挖掘学科大概念,以此为据指导复习教学。本次研讨会交流深入,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高中生物学分会场活动由高中生物学兼职研修员王静老师主持。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专家荆林海以及全体高三生物学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生物学研修员与永乐店中学任智安老师围绕《素养导向下高考生物复习中学生能力发展的路径探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常琦老师围绕《情境教学与教材主干知识深度融合的案例探讨》、潞河中学傅炳华老师围绕《问题导向的生物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措施设想》进行深入的沙龙研讨。
第二个阶段由荆老师做点评及题为《新时代 新课标 新教材 新高考——高中生物学素能进阶的思考》的专题讲座。

高中政治分会场活动由高中政治研修员石杨老师主持。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志忠老师以及全体高三政治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高中政治研修员石杨、刘灵振、张雪莉与潞河中学李晓盼、永乐店中学张凌飞五位老师围绕《素养导向的高三政治学科关键问题突破策略》进行深入的沙龙研讨,交流通州团队的备考经验。
第二个阶段由张志忠老师做点评及题为《必备知识情境化的思考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张老师从价值逻辑、实践准则、落地路径、问题解决四个维度,把抽象理念拆解为可操作的课堂行动,为教师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教学支架。

高中历史学科分会场活动由高中历史学科研修员张华老师主持。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专家郭井生以及全体高三历史学科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历史学科研修员张华、杨心睿、刘丽文,张家湾中学赵妙瑜,潞河中学姜静五位老师围绕《教学研评一体化下的学科关键问题落实》进行深入的沙龙研讨。研讨从备课、课堂、教研与命题四方面,展现了关键问题在历史教学中的系统落实路径,为全区高三复习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二个阶段由郭老师做点评及题为《等级考背景下聚焦历史学科关键问题解决的备考策略》的专题讲座。郭老师结合等级考要求,系统阐述了历史学科关键问题的解决策略,强调素养导向与评价一致性,为备考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高中地理学科分会场活动由高中地理研修员王锰老师主持。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翟少洋老师以及全体高三地理教师参与活动。
第一个阶段由高中地理研修员李金霞、焦洋、王锰与永乐店中学王胜开、北京学校张杰五位老师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的地理思维品质提升策略》进行深入的沙龙研讨。研讨从区级研修、校本教研、课堂教学等方面,展现了提升学生地理思维品质的策略和方法,为全区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提供了科学的操作范式与可借鉴的实践样板。
第二个阶段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翟少洋老师做点评及做题为《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等级考复习策略》的专题讲座。翟老师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等级考复习体系,系统阐述了通过细化考点、专题总结、规范答题及自主反思等策略,有效提升学生地理思维品质与复习效率。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2026届初高三备考工作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进一步增强了区域教育队伍协同攻坚的信心与动力,对未来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