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Logo

研修动态 | 以课例研究为引擎 打造高质量课堂新范式——2025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启动

发布时间:2025-10-09

为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新课标(2022版),探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中心(分院)师训部组织实施了覆盖全区教师的主题为“高质量课堂教学的范例指导与实践培训”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

49786febfe8caa46564280c9a1a5384b.jpg

9月30日上午,2025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在中心(分院)召开。首都师范大学儿童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魏戈,教授唐斌及研究助理武晓晨、周峥嵘;中心(分院)副院长谢海明、师训部主任肖月以及通运学校和张家湾镇中心小学教学主管领导与学科教师代表现场参会,会议由师训部主任肖月主持。


环节一:背景介绍

中心(分院)师训部主任肖月阐释了项目实施的背景,指出项目重在依托课例研究,聚焦“高质量课堂教学的通州模式”建设,通过“理念引领—范例指导—成效辐射”三模块,全面提升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

7323bdc3100cab84177e925cca2f673c.jpg


环节二:方案解读

首都师范大学儿童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魏戈提出了“学情精准分析”“学科融合育人”等研究主题。发布了入校指导计划,即围绕“问题聚焦—方案设计—现场教学—观课议课—集体反思”五环范式,与教师共同打磨示范课,并通过ClassIn平台同步直播,供全区教师在线观摩。

3e7047d6607aed3d35d9d84d8745b7fb.jpg



环节三:集中研讨

与会人员就研究问题、证据收集、分工安排及时间节点展开热烈讨论,初步确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为共同研究主问题,并建立“学科小组—专家顾问—研修中心”三级协同机制。

17c5887fa657486aed780c10a0c223aa.jpg


环节四:总结讲话

中心(分院)副院长谢海明在讲话中强调,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试点校要抓住机遇,产出“一节示范课、一套资源包、一份研究报告”,为全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通州经验”。

fc9e308b0e1f0865971e97f5ad3be44e.jpg

此项目涵盖三场全员通识培训,下午的首场教师全员线上通识培训通过 ClassIn 平台准时开播。

a36fe7b369bd2cd78c4c72f47e636509.png

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向明、首都师范大学儿童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魏戈联合主讲《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两位专家重点讲述了以“课”为单元、以学生学习证据为中心,跨越“理论—实践”鸿沟,生成可共享的实践性知识的课例研究的价值定位;以确立焦点→反向设计→证据收集→授课观察→集体议课→迭代改进→再度实施→成果固化作为“八步循环模型”,介绍了以合作任务“互赖性”设计,破解“优生包办、学困旁观”顽疾,“思维可视化”工具等破解策略。本场线上培训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单位及职业学校等七千余名教师同步在线,平台浏览人次达一万四千余次。

另外两场培训,将于10月10日和10月15日通过线上平台展开,分别聚焦《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国际传播与问题解决案例》,从而不断提升区域教师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