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中心(分院)学术学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由中心(分院)副院长李凯主持,学部顾问及八大学术学部部长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为“聚焦学段贯通,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第一阶段:总结成绩 凝聚共识
学术学部牵头人徐南南老师对上学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上学期,八大学术学部在“规范扎实推进、协同衔接到位、创新实践突破”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学部深入挖掘学段衔接点,构建了纵向贯通的教学研究体系,有效解决了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认知与思维困惑。

第二阶段:明确方向精准发力
会议的核心议程聚焦于新学期的重点任务——“聚焦贯通,抓实抓细”。学术学部将以“学段贯通”为核心任务,打破学段与学科边界,构建有效衔接的教学体系。工作目标明确为“三个一”:绘制一张学段衔接课程框架图谱,列出一张优化教学内容清单,搭建一个跨学段的教研共同体。
各学部将围绕核心素养和课标要求,每学期从学段知识与能力的衔接点或断层点出发,进行学段目标分解,形成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案例。同时,聚焦学科大概念、大观念、任务群等,开展学段贯通课例、课堂实践和活动场域的研究,逐步构建学科贯通图谱。
会上,八大学术学部的部长们分别就上学期的特色工作与本学期的“学段贯通”实施策略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新学期的工作部署不仅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

第三阶段:协同创新赋能发展
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在总结讲话中对八位学术学部顾问和部长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强调要充分发挥“四个充分”的工作要求,即充分发挥顾问的智慧与力量、充分挖掘内部的优势与能量、充分调动成员的活力与连结、充分利用学部的契机与团队,通过建立闭环式研修共同体,实现学部内部信息互通、理念共通、工作融通,确保每一环节都经过验证并富有成效。孙院长提出本学期的学术学部工作要在“轨道是否正确、轨迹是否清晰、轨距是否精准”三个维度上持续反思改进,确保工作方向与教育改革要求一致,工作成果可见可用,目标与现实逐步接轨;以问题链为主线,以协同育人为路径,实现教育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性,为构建通州区高质量教育研修体系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高效的工作推进会,更是一次思想碰撞、凝聚共识的交流研讨会。会议明确了学术学部的工作目标,厘清了工作路径,强调坚持系统思维与问题导向,以课堂验证为准绳,推动成果转化与常态化改进;以贯通课程实施为进阶路径,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心(分院)学术学部工作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研修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通州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动能与实践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