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Logo

研修动态 | 聚焦开题论证与结题规范 助力教师科研能力全面提升——市、区规划课题研究推进培训会

发布时间:2025-11-17

为扎实推进市、区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工作,提升教师课题设计与实施能力,2025年11月12日下午,由中心(分院)教科研部牵头组织的市、区规划课题研究推进培训会在中心(分院)C22会议室顺利召开。中心(分院)副院长李凯、教科研部相关研修员,近5年市规划课题负责人、执笔人及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成教中心、特教中心的教科研组长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培训。会议由教科研部研修员赵萱叶老师主持。

fef0bb1ea5e863500d9b5a5e1e8adf88.jpg

一、从“蓝图”到“施工”:开题阶段的关键突破

后南仓小学紫运校区教科研主任邱伟娟以《跨学科视域下的大运河漕运文化特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研究》为例,分享了开题报告的撰写与修改历程:通过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研究设计的反复修改,明确研究路径、细化研究内容、强化实操性。

教科研部主任商学军介绍了教科研部变革研修方式提高课题开题设计质量的改革举措,以“1场示范开题+ 4场集中会议开题+1场修改反思”的递进方式,夯实课题研究起步阶段的基础;为了提升研究方案设计质量,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做出操作性的核心概念界定,聚焦问题的切实破解,研究目标要可评可测,研究内容要具体详实、有效支撑和分解研究目标,研究路线与人员分工要具体明确。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两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持续学习前沿理论来引领研究推进;研究与工作结合,依托课堂教学、常规教研等活动,让研究过程扎实落地、成果反哺实践。

70a02b678d8224a44021ef0ec4d10a35.jpg

二、从“过程”到“成果”:结题阶段的系统呈现

通州区幼儿园园长张海燕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为例,系统梳理了从课题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她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问卷调查、德尔菲法、案例研究等方法,构建“三场域”劳动教育路径,并强调结题报告要客观呈现数据、清晰提炼结论、坦诚反思局限。

教科研部研修员高海燕老师结合市规划课题结题要求,系统解读了结题流程、材料清单、成果标注、鉴定标准等关键环节。她提醒教师注意成果发表的规范性、研究报告的完整性、系统填报的准确性,避免因细节疏漏影响结题进度。

468c5e3cf1d4d6d70ea0e0dc2f5e5105.jpg

三、领导讲话:科研是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重要引擎

中心(分院)副院长李凯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课题研究不仅是个人学术能力的体现,更是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团队成长的重要抓手。他鼓励教师树立“做中学、研中学、创中学”的科研理念; 强化“问题导向、成果意识”;将课题研究与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现“知行合一、学思结合”。

afe3af8b0a75012e5fd61ac2ea027372.jpg

本次培训以“案例解剖”的方式,致力于研修方式的变革,突破了传统培训的“单向灌输”,增强了参与教师的代入感与实操感。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学习,明确了研究方向、掌握了撰写方法、增强了完成课题的信心。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教科研部将继续以“科研引领、服务教师”为宗旨,搭建更多交流平台,助力教师在科研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