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教学模式转型、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探索数智时代大规模因材施教的实践路径,11月13日,通州区精准教学项目实验校建设启动暨专题部署会在中心(分院)召开。中心(分院)党委书记、院长孙翠松出席会议。17所精准教学项目实验校负责人和核心组成员、三家技术平台服务供应商代表参加本次会议。教科研部主任商学军主持会议。 第一环节:区级项目方案解读 项目责任研修员、中心(分院)教科研部张美婷老师,围绕实施背景、实践体系、项目推进、今后展望四个方面,对“通州区大数据精准教学项目工作方案”进行解读;同时对于学校专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提出两点具体要求,一是研究专题设计要立足本校整体教学思路、立足学校现实问题、立足研究团队实际构成,二是研究目标设计要可测可评、研究任务要具体明确、环环相扣,确保研究路径清晰、过程扎实、成果可见。 第二环节:学校专题研究方案交流 第三环节:颁发专题研究证书 经过各中小学自主申报与综合遴选,最终确定17所学校作为精准教学项目实验学校;实验学校结合实际初步确立了研究专题、组建了研究团队。孙院长为项目实验校颁发专题研究证书,标志着各校研究团队正式成立,新一轮项目研究即将全面深入地展开。 第四环节:领导讲话指明方向 中心(分院)党委书记、院长孙翠松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变革,利用AI赋能教育精准化和大规模因材施教,同时要抓住教育教学本位,努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孙院长对实验校提出五点要求:第一,要对项目工作进行整体设计,按照规划方案推进项目工作;第二,要关联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探索并固化校本化精准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第三,加强研究团队建设,教师在使用数智工具时,一定要明确主体定位,增加智慧外脑,开展人机协同;第四,注重资源的积累与数据的分析应用,重视数据的连贯性与教学的结合,尝试建立助学智能体;第五,在坚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前提下,开展数智赋能创新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