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Logo

研修动态 | 跨学科融合再深化 课题引领探新径——初中综合实践与信息科技跨学科融合研修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21

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中“推动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AI核心素养”的要求,11月19日,通州区初中综合实践与信息科技跨学科融合研修系列活动在通州区运河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融入跨学科:‘搭建鲁迅学习小助手智能体’双师课例的课题化探索”为主题,由初中信息科技研修员明纪英老师与综合实践活动研修员芦永华老师联合策划,运河中学信息科技教师田川、综合实践教师于江虹携手执教。全区初中信息科技中心组成员及综合实践学科教师齐聚现场,中心(分院)第六党支部负责人刘士东、技活职成部主任何英丹、技术与综合学部部长董长勇、运河中学副校长陈玉莅临指导,共同探索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地的有效路径,切实将《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的要求转化为实践。

a34a32a52b2bdf400e71037918bf7199.jpg

环节一:双师协同展风采

运河中学信息科技教师田川、综合实践教师于江虹带来“制作鲁迅学习小助手智能体”的跨学科研究课,为AI通识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提供了生动范本。课堂上,学生们并非孤立学习智能体的搭建技术或文学知识,而是在“为鲁迅作品设计智能问答助手”的真实任务驱动下,完成“提取文学要点—转化为技术逻辑—搭建智能交互框架”的完整流程。

从分析“鲁迅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到设计“智能体的问答匹配规则”,从调试“关键词识别功能”到优化“智能体中文学内容的表达准确性”,学生们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智能体制作的基础技术,更理解了“人工智能是服务人类需求的工具”这一核心通识理念。

这种‘在人文场景中用技术、在技术实践中悟人文’的模式,正是我区落实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关键策略 —— 让技术学习不局限于操作技能,更延伸至‘为何用、如何用、用得好’的素养层面。

eb8ac6ab837f5af807cd21d87ad154f7.jpg

环节二:说课研磨促成长

课后,田老师围绕“单元主题与任务、教学目标设定、跨学科环节设计、学生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单元说课,详细分享了从“确定主题—拆解目标—设计任务”的备课思路。

初中信息科技研修员明纪英老师结合听课及说课进行小结时,表示本次活动背后的研修模式创新:不同于单一学科备课,构建了“双研修员联合导航+双学科教师协同攻坚”的机制,一起拆解‘AI技术与鲁迅作品’的融合点,明确信息科技负责技术实现的可行性,综合实践负责人文探究的逻辑性,再共同指导田川、于江虹老师打磨课堂细节。

这种“研修员层面打破学科壁垒、教师层面明确分工补位”的研修模式,打破了传统跨学科教学中“各教一段”的浅层配合,形成了“目标共商、内容共研、问题共解”的深度共生。此研修模式也为与会教师搭建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跨学科教学融合的全链条协同路径,既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清晰指引,也切实破解了 “想融合却不知如何融” 的实践困境。

fd737adc0eab2459bd3f223287e0fee1.jpg

环节三:课题引领明方向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延伸,课题开题汇报环节由综合实践活动研修员芦永华老师主持。综合实践教师于江虹阐述的《跨学科视域下人工智能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策略研究》课题,进一步将研修模式创新与教学实践探索系统化。课题明确以“双师教学”“主题任务”为载体,聚焦三大核心问题:如何通过跨学科任务设计让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更具象?如何建立“研修员—教师—学生”的协同发展机制?如何形成可复制的跨学科课例开发框架?

技术与综合学部部长董长勇老师在点评时指出,该课题的价值不仅在于“研究跨学科”,更在于“通过跨学科研究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地”,这种“以课题为纽带,串联研修模式、教学实践、素养目标”的思路,体现了我区研修工作的系统性创新。

59dbce72860a8e9eed9ef03c30c5ea42.jpg

环节四:领导感悟引深思

中心(分院)第六党支部负责人刘士东结合听课感悟与活动全程,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今天的课让我们看到了“技术”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学生在制作智能体时,不仅在学技术,更在悟经典;两位研修员以及两位授课老师的默契配合,不仅是学科的互补,更是教育理念的共鸣。这种探索难能可贵,既守住了“育人”的根本,又创新了“育人”的路径。刘主任特别强调,跨学科不是“赶时髦”,而是要像今天这样,以学生素养为核心,让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服务于学科本质,让研修创新支撑起教学实践。希望后续能继续保持这种“扎实备课、深度协同、课题引领”的作风,让跨学科教学走得更稳、更远。

137886c27df9f08e4bda24472a4ffd94.jpg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区相关学科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跨学科教学范例,更标志着我区‘双研修员联动 + 混合研修’模式的探索迈出关键一步。后续,我们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持续开发‘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 跨学科融合’等主题课例,让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跨学科融合中真正落地生根,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