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Logo

关于转发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实训优秀成果征集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1-17 发布科室:德育部


关于转发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实训优秀成果征集方案的通知

 

通州区各中小学: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落地见效,建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全员育心能力,促进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和质量的提升,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实训方案(试行)》,市教委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实训优秀成果征集工作征集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为系统总结与推广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实训成效,本次优秀成果征集旨在集中展示学校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四类群体在实训过程中的典型经验与创新实践,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学校育人体系深度融合。通过发掘一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心理辅导、学科心育课程等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优质成果,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课程及队伍建设,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心理健康育人格局奠定基础。

二、征集内容

(一) 面向中小学领导干部征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二) 面向心理健康教师征集“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例”;

(三) 面向班主任征集“学生心育案例”;

(四) 面向学科教师征集学科心育教学课例”。

具体撰写要求和参考模板见附件1-4每所学校,每类成果最多提交1份。

三、优秀成果征集要求

本次成果征集旨在系统呈现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实训的阶段性成效,征集的优秀成果范围为2025年1月以来。已经获得过市级奖项的不能参加评选。参选成果除了展现学校和教师的心育工作,也要体现学生的真实成长和获得感

 (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应系统呈现学校在“五育并举”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危机干预等方面的整体规划与实施路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典型案例”部分,鼓励提交能够体现体育、美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体系建设或活动案例。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例:课程设计要对标《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核心要求,内容应聚焦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命教育等关键领域,注重体验与互动,切实提升学生心理韧性和积极心理品质。

(三)学生心育案例:展现班主任在支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有效策略,鼓励围绕学生在校适应性困难,助力学生休学后复学等难点问题的心育案例。

(四)学科心育教学课例: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实现教学和育心的统一,以此促进学生乐学善学,为其健康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在体育、美育等学科中展现“以体强心,以美润心”,此类课例比例应不低于心育教学课例总数的30%。

四、工作程序

各区教委负责组织开展优秀成果的初选和申报工作,市教委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评选。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一)区级初选。请各区教委组织专家对学校申报案例进行初评,并按市教委分配的名额进行推荐四类成果,征集数量见附件5

(二)市级评审。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学院组建专家评委会,对各区推荐的优秀成果进行评审。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教委在推进成果征集工作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流程规范、有序开展。要高效组织优秀成果的征集、遴选与推荐工作,避免形式主义,严禁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或增加师生负担。

(二)严格审核把关。各项成果应确保方向正确,突出实践实效,注重体例规范,各推荐单位须对报送成果进行质量审核,确保符合征集要求,重点核查内容政治性、原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1. 政治性:内容须符合国家及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最新政策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原创性:确保成果真实自主,严禁抄袭、剽窃或过度借鉴等学术不端行为。

3. 科学性:案例或课例应具备理论支撑、方法合理、评估规范,符合心理学与教育科学专业标准。

4. 实践性:成果应突出全员实训以来的育人效果,具备推广意义,能为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助力解决共性问题。

(三)务求取得实效。以成果征集为契机,推动中小学全员教师系统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精神,准确把握全员实训的核心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自觉融入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成果交流与典型经验推广,搭建展示平台,推动实训成果转化与应用,使评选活动成为激发教师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的有力载体。

(四)按时完成材料报送。20251124日前、以为单位,将四类人群的优秀成果按照不同文件夹进行归类整理,并将成果电子稿和相应的申报成果汇总表(附件6)打包发送邮件:417810834@qq.com

文件分类示意图:

 

附件:

1-4.优秀成果参考模板

5. 各区优秀成果名额分配表

6. 学校报成果信息汇总表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20251117 

(联系人:邵红云,李瑶  联系电话52113056)

通知与附件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实训优秀成果征集方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