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Logo

千帆汇通州 共研新教学——北京市通州区“单元学历案”课堂展示活动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3

为深入落实新课标要求,推动大单元教学创新实践,促进教学成果转化,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9月15日,“千帆汇通州 共研新教学——单元学历案课堂展示活动”在北京市通州区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通州区教委、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主办,北京市通州区芙蓉小学承办,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提供学术指导,翼鸥教育提供技术支持。现场汇聚众多教育领域专家与领导,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书记兼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主任杨晓哲;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卢明;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崔国军;翼鸥教育·ClassIn联合创始人韩令兰;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副院长张会清、谢海明,第一党支部书记梁刚,师训部主任肖月;北京市通州区芙蓉小学党总支书记贾大为、校长张立娜。此外,通州区各中小学干部教师代表近200人现场参会,线上另有全国近千名教育同仁同步参与。

640.jpg.jpg

环节一:开幕致辞

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代表通州区教委及中心(分院),向华东师范大学专家、活动筹备人员及一线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感谢。她指出,本次活动既是通州落实新课标、推进教学改革的成果检验,更是区域教育同仁探索育人新路径的重要实践。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教育始终以“135”行动方案为指引推进发展,此前联合华东师大开展新课程落地实验校培育项目,已收获丰硕成果。未来,通州教育将进一步强化专业支撑、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推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640(1).jpg

环节二:专题汇报

中心(分院)师训部主任肖月《以“螺旋上升”破局 以协同创新领航》为题,阐述区域推进课标落地的具体策略与实际成效。芙蓉小学校长张立娜《以“融通”为钥 启素养之门》为题,介绍学校践行新课程理念、夯实素养培育根基的探索与思考。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通州分校宋佳、次渠中学果园两位老师,分别以《以学历案为翼 赋思维以能》《“以运河诗歌学历案为例”谈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突破》为题,讲述一线教师汲取新课标精髓、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专业成长与蜕变的真实经历。

640(2).jpg

环节三:专家点评

针对区域、学校、教师三个层面的分享,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书记杨晓哲围绕通州新课标实践经验展开专业点评。

崔所长肯定了通州区五年的课改成果,用“全员、全面、全程”精准概括其亮点:“全员”体现为全域教研覆盖及多方代表深度参与;“全面”表现为涵盖中学教育、地方课程等多领域,并形成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全程”则通过教研课题打通课程与课堂,有效避免二者“两张皮”现象。同时,他强调大单元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方向。

640(3).jpg

杨书记同样认可通州课改策略,对18所实验校、97名先锋教师、30节实践案例的层层推进模式予以肯定。特别赞许张校长提出的“三课一体化”理念,以及宋老师、果老师将学历案落地课堂并持续反思优化的实践行动,认为这些经验具备拓展与迭代价值。

640(4).jpg

两位教授既精准提炼实践亮点,又明确指出后续优化方向,这份兼具专业性与指导性的“智慧指引”,为通州推进新教学提供了关键支撑。

环节四:表彰优秀

在通州区新课程落地实验校项目推进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积极参与、成效显著的先进个人与优秀集体。其中,20名教师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领航计划”教师培训中表现突出,获评优秀学员;25名教师的作品在区域案例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学历案案例”;4所学校在区域项目整体实施中主动担当、成果优异,获评优秀组织学校。活动现场,中心(分院)副院长谢海明宣读获奖名单。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书记杨晓哲、特聘教授卢明进行颁奖,以表彰先进、树立标杆,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深耕新课标实践。

640(5).jpg

环节五:专家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以《如何确立新教学体系?》为题,结合自身长期深耕教育领域的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剖析新教学的核心要点,为教师打通了“新课标落地”与“课堂实践”之间的关键衔接路径。

640(6).jpg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卢明则围绕《单元学历案:“双新”背景下的新教学设计》展开分享,他从理论阐释入手,逐步延伸至实践应用,详细讲解单元学历案的设计要点与落地建议,帮助教师们对单元学历案形成更清晰、系统的认知。

640(7).jpg

每场报告结束后,均设置互动环节,两位教授与现场教师积极交流答疑。互动中答对问题的教师,还获得了崔所长的签名著作作为奖励。

640(8).jpg

环节六:活动总结

中心(分院)副院长谢海明从三个维度对通州区教育发展情况及中心(分院)工作进行总结。其一,通州教育始终以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为核心目标,全面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其二,通州研修通过构建城市副中心背景下的高质量研修体系,依托多类实验区身份(平台)与重点项目,聚焦教育教学实施层面,扎实推动改革落地;其三,未来要以此次“千帆汇通州”活动为重要契机凝聚力量,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的持续合作,为通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640(9).jpg

下午的活动设三个分会场,同步开展学科课例展示。

环节一:课例展示

梨园镇中心小学邓凌云老师呈现语文课例《做家乡好物推荐官》,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毛春英老师展示英语课例《We’re Going to High School》,通州区芙蓉小学张双艳老师带来数学课例《多位数乘一位数》。

640(10).jpg

课例展示后,三位授课教师依次进行说课,深入解读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细节。崔所长、卢教授、杨书记教授分别针对语文、数学、英语课例展开专业点评,既肯定课堂亮点,也提出优化建议,为教师深化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640(11).jpg

环节二:专家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书记杨晓哲围绕《基于人工智能数课报告开展教研》主题作专题报告。他系统讲解了AI数课报告的核心原理,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其在教研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场景,为探索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提供了专业思路与实践方向。

640(12).jpg

环节三:互动答疑

结合上午的经验分享、专家报告及下午的课例展示内容,官园小学郑朝阳老师、后南仓小学冯莹老师、芙蓉小学曹童老师,分别围绕大单元学历案等教学热点问题依次提问。崔允漷、杨晓哲、卢明三位专家针对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精准回应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为在场参会者理清思路、明晰方向。

640(13).jpg

环节四:领导讲话

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在讲话中肯定了此次活动成效显著,教师不仅展现出强烈的教学变革意愿与积极提问的热情,也在交流中凸显出学历案实施的关键要点。她希望与会教师以此次专家现场指导为起点,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实践探索单元学历案,从单元设计到课时落地的各环节中充分彰显其价值,同时培育全域型教师,为校本研修注入活力;二是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化进阶思维与教学过程,真正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孙院长表示,中心(分院)将通过高品质研修项目,为教师们营造改革实践氛围、提供学术引导与展示平台;同时期待崔允漷、杨晓哲、卢明三位专家继续给予支持,携手共同提升区域教学质量。

640(14).jpg

此次活动以单元学历案为核心载体,高效整合专家学术智慧、区域校际实践经验与一线教学案例。活动不仅为通州区教师搭建了新课程落地的交流学习平台,更通过“AI+教研”等创新内容,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更新教育理念。这一系列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通州区打造教育强区、深化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