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Logo

课程落地·素养生根·文化发芽——北京市2025年中学劳动课程教学现场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29

9月26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办,通州区教育委员会、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承办,通州区郎府中学协办的“北京市2025年中学劳动课程教学现场会”在郎府中学举行。


224c39dff156e5c51a3182e6bfbfee46.jpg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技术活动室主任孟献军,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第六党支部负责人刘士东、技活职成部主任何英丹,郎府中学校长杨艳苹参与活动,活动共计百余人参加。

▷▷▷




现场:田园即课堂,成果可“品尝”

郎府中学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展

煮花生、玉米,制作黄桃罐头、中药茶饮,手绘牡丹、墨虾……学生们现场讲解,嘉宾们品尝称赞。

a80a2ff2ad84bc3e0b0c2b8101c515b5.jpg

五节“田间实践课”同步开讲

《中草药之香囊》药香袅袅,师生穿针引线;《花生糖制作》锅铲叮当,焦香四溢;《收花生》泥土飞溅,掌声笑声此起彼伏;《玉米的收获与科学探究》《从田间到餐桌—“玉”见美味 妙煮香“米”》,剥叶、摘须、下锅,蒸汽升腾中师生共尝甘甜。

dac940638bfb9710537109ca3a5893f9.jpg




分享:经验互通,区域共振


活动致辞

中心(分院)第六党支部负责人刘士东强调:一是现场观摩活动直观展示劳动课程的实施路径与育人成效;二是经验交流,将促进区域各校之间的互学互鉴,提升整体教育水平,为全市乃至更广范围的劳动教育提供可借鉴的范例;三是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凝聚。期望将此次现场会的所思所感转化为推动劳动教育发展的实际动力。


经验交流环节

郎府中学校长杨艳苹发布“劳动三进阶”课程体系,提出“劳动+”融合育人模式,让劳动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实践课”、改造世界的“创新课”。


一线代表发言

1. 郎府中学邢长月《项目式学习赋能劳动教育》——全景展示学生“出力—出汗—出智—出心”的成长轨迹

2. 朝阳区教研员刘晓岩《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朝阳劳动教育设计》——以细化评价量表过程性考核实现“教学评同频共振”;

3. 研修员王占利老师《同心绘就劳动新图景》——发布“五环联动”区域推进模型,为政策落地提供闭环路径。

4b9dc1163c17f8c6a1e12966eead646a.jpg




点评:把劳动课“种在大地上”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技术活动室主任孟献军作专家点评,用“真实性、有用性、价值性”肯定本次现场会。

a151511c6e6076cc53e9c26379502aad.jpg

孟献军表示:

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教材化作泥土、种子、炊烟与果实;学生在真实劳作中经历‘出力—出汗—出智—出心’的深度浸润,真正实现了课程落地、素养生根、文化发芽

孟献军要求:

各区各校要继续以真实场景为课堂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素养评价为导向,让每一节劳动课都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节点,让“首都特色、全国示范”的劳动教育新样态在更多校园开花结果。




展望:劳动教育,北京再出发

本次活动通过“成果展—田间课—经验谈—专家评”四维联动,为全市中学劳动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通州样板”。下一步,市区两级教研部门将持续深化“劳动+”融合育人实践,推动劳动教育在首都校园落地生根、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