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全面提升区域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水平,扎实推进区域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2025年10月15日,在潞河中学开展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专题培训班暨“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抗战精神”——通州区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
本次活动由北京物资学院、通州区委教育工委、通州区教委指导,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主办,通州区潞河中学承办,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通州区潞河中学三河校区、通州区南关小学协办。活动由通州区教委宣传科科长朱宇主持。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懿,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建宝,通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青松,通州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通州区教委小教科科长翟柳英、宣传科副科长李萍、小教科干部刘雪,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党委书记、院长孙翠松,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第五党支部书记徐静,通州区潞河中学校长郝臣。全区各中小学书记、校长、主管思政工作的副校长,思政基地校及一体化联合体教师代表,大中小学学生代表现场参会。全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线上同步观摩。
活动前,与会领导嘉宾参观了“举烽逐寇 运河丰碑”通州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史料展流动展板。北京物资学院和通州区南关小学的学生讲解员,对八十年前通县(通州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辉煌革命历程进行了生动的讲解。
第一阶段 通州区教育系统
宣传思想工作专题培训班开班
通州区委教育工委刘青松书记作开班动员。刘书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意义与现实紧迫,并从宣传思想要“实”、思政教育要“活”、意识形态要“牢”三个方面,为全区教育系统擘画了清晰的行动路径。
由北京物资学院学生与潞河中学学生联袂演绎的原创抗战话剧《运河烽火》,生动再现通州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生动诠释信仰与奋斗的力量,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大中小学学生代表齐诵《少年中国说》。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响彻会场,展现了通州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
第三环节 同上一堂思政课:
四个学段教学融通育人新路径
来自大中小学四个学段的五位教师以“英雄·战役·运动·精神”为主线,以史为脉、以情育人,打造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金课”,展现了通州区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深度融合与育人实效。
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徐子慧老师以《一位抗战英雄——周文彬》为题,通过生动的讲述让革命先烈的形象跃然眼前;潞河中学崔安迪老师、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孙秀芳老师联袂呈现《一场战役——三通香联合县抗日斗争》,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潞河中学蒋真铮老师以《一次运动——通县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为主题,展现了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的担当;北京物资学院马越老师最终升华至《一个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完成了从具体到理论、从历史到现实的育人闭环。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懿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充分体现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探索成果,为区内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经验。张书记指出,此次活动具有一体化特征鲜明、课程融合度高、沉浸感强、感染力大、主题选择契合时代、校本化与区域联动明显等特点,初步形成了可复制的品牌模式。张书记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上,要以“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为育人目标,构建理论、实践、思想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注重名师引领与多元主体参与,纵横贯通思政课程体系,推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同频共振,同时善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底线。
此次活动培训与展示相结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践,也是宣传思想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行动,进一步激发了通州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干部守正创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使命担当。通州区作为北京市首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试验区,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造“运河思政”教育品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通州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