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紧密对接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通州区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研效能,实现全域覆盖。2025年10月16日上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文军;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付树华;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第一党支部书记梁刚,第五党支部书记徐静,初中部副主任白晓明;通州区台湖学校党总支书记张晓光、校长邢晓静,市区学科教研员与通州区各校干部教师代表走进通州区台湖学校参加了现场活动。 一、课例汇展与点评 台湖学校11位教师紧扣“教学评一体化激活思维课堂”主题,精心呈现了11节展示课,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生物、体育7个学科。专家与教研员深入教室、录课室、实验室及操场,进行了现场听课观摩。 在专家评课环节中,各位领导与专家聚焦“教学评一体化”思维课堂的实践路径,结合现场观摩情况,对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及学习成效进行了精准点评与建设性反馈。随后的交流研讨中,专家们高度肯定了台湖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并鼓励教师们持续深化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实践,系统总结和推广优秀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整体提升。 二、集中研讨与指导 大会集中研讨环节,由台湖学校副校长朱海芳主持。 领导致辞 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付树华致辞。付主任对市基教研中心给予通州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强调课堂作为教育主阵地,必须实现从“知识传递”向“思维生长”、从“结果判定”向“过程赋能”的转型,落实“以学定教、以评促学”理念。付主任指出,通州区通过全域教研引领,历经优课实施、技术赋能,深化至“教学评一体化”思维课堂建设,台湖学校的实践正是这一探索的生动体现。本次活动通过多学科展示、分科指导与专家研讨,为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实践范例。他希望各校聚焦教学难点,将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为通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验分享 台湖学校校长邢晓静、初中语文教研组长东俊伶与初中英语教研组长郭中文分别作专题汇报。邢校长以《聚焦思维生长 赋能幸福人生——台湖学校“教学评一体化”思维课堂实践》为题,系统阐释了思维课堂的整体实施路径与策略;东老师以《“教学评一体化”激活语文思维课堂》为题,郭老师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为题,分别从学科视角出发,分享了在语文与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实践与成果。这些报告从学校顶层设计到学科一线实践,为“教学评一体化”的区域推进提供了鲜活范例与深刻启示。 专家点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文军在活动总结中指出,本次活动展示的11节课,完整覆盖义务教育阶段考试、考查、考核三类学科,具有广泛代表性。乔主任以语文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健康、渗透科学素养为例,强调“育分必须以育人为前提”,需打破传统文理壁垒,实现综合育人。乔主任指出,道法学科开卷考试的设计核心是引导学生从“做题”走向“做事”“做人”;体育学科分值提升至70分、测试项目从8项扩容至22项,本质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习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达标。他强调,落实课程方案中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时是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抓手,能帮助教师突破学科本位局限,学会以教育管理者、家长等多元视角设计教学。他期待通州区持续打造优质课堂,为学生在优质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本次“课改教研行”活动,以多维度的课例展示、深层次的研讨交流与系统性的专题汇报,生动诠释了“教学评一体化”激活思维课堂的实践路径,为区域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与经验。未来,通州教育将以此为契机,深化全域教研,驱动课堂变革与教师成长,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让思维课堂照亮学生成长之路,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教育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